相关搜索

热门搜索






灰短脚鹎

灰短脚鹎(学名:Hemixos flavala),体长19-22cm。头顶和短的羽冠黑色,上体暗灰色,耳羽灰褐色,两翅表面橄榄绿黄色。大覆羽和内侧飞羽外翈橄榄黄色,在翅上形成大块绿黄色斑,在灰色的上体极为醒目。尾暗褐色具橄榄绿色羽缘。颏、喉及腹部中央和尾下覆羽白色,胸和两胁深灰色。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,尤以植物果实和种子为主。

基本信息

中文学名:

灰短脚鹎

界:

动物界

门:

脊索动物门

纲:

鸟纲

目:

雀形目

科:

鹎科

属:

短脚鹎属

种:

灰短脚鹎

外形特征

额、头顶和短的羽冠黑褐色或暗灰色。上体暗灰褐色或灰色。翼上覆羽褐黑色,初级覆羽外翈具窄的橄榄黄色羽缘,大覆羽和中覆羽外翈大都呈橄榄黄色,小覆羽黑褐色或暗灰色。飞羽暗褐色,内侧飞羽外翈橄榄黄色,与覆羽的橄榄黄色在翅上形成大的黄绿色翼斑。尾暗褐色,羽缘沾橄榄绿色。眼先、颊黑色,耳羽灰褐或栗褐色。颏、喉白色,颈侧、胸、两胁灰色,腹中央和尾下覆羽白色。 虹膜褐色或红棕色,嘴、脚黑色。

大小量度:体重♂27-40g,♀29-38g;体长♂191-240mm,♀184-210mm;嘴峰♂15.5-18mm,♀15-17mm;翅♂95-106mm,♀88-100mm;尾♂87-100mm,♀83-95mm;跗蹠♂16-19mm,♀16.5-18.5mm。

查看全部

栖息环境

主要栖息于海拔500-1500米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区的次生阔叶林、灌丛、竹林,有时也到沟谷林、季雨林、常绿阔叶林、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等各种不同森林类型中。冬季多在林缘疏林、灌丛、竹林以及田边和路旁树丛等地活动,夏季有时也上到海拔1800-2000米的高度。


分布范围

灰短脚鹎分布图 分布于东喜马拉雅山区至印度、缅甸、老挝、泰国、越南、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。

分布于西藏东南部、云南西部和西南部、西藏南部等地。

查看全部

生活习性

通常在乔木树冠层或林下灌木上活动和觅食,有时喜欢悬吊在柔软的细枝枝头荡来荡去。

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,尤以植物果实和种子为主。动物性食物主要有甲虫、膜翅目昆虫、蚂蚁、直翅目昆虫以及蜘蛛等。

常成对或成3-5只的小群活动,有时也集成多至30-40只的大群。除繁殖季节多在海拔1000m 以上的茂密森林中活动外,其他时候多在低山和山脚平原等开阔地带的疏林、林缘、竹丛和灌丛中活动。

查看全部

亚种分化

灰短脚鹎云南亚种(学名:Hemixos flavala bourdellei)。在中国大陆,分布于云南等地。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老挝Xieng-Khouang。

灰短脚鹎华南亚种(学名:Hemixos flavala canipennis)。分布于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贵州、广西、湖南、江西、广东、福建等地。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福建。

灰短脚鹎指名亚种(学名:Hemixos flavala flavala)。分布于印度沿喜马拉雅山脉至缅甸、向南经印度至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。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Sub-Himalayan山脉。

查看全部

保护级别

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》(IUCN)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.1——低危(LC)。

鹎科

放大图片+

热门百科

看了又看

热门图片

放大图片+

热门百科

查看全部+
  • 黑冠黄鹎:体长18-21厘米,是一种中等体型偏黄色鹎。整个头、颈、颏、喉黑色,头顶有显著直立的羽冠,…
  • 黄腹冠鹎:体长19-24厘米,是一种体型略大的褐色鹎。头顶橄榄褐色具黑褐色羽冠。白色的喉膨起,…
  • 黑短脚鹎是鹎科短脚鹎属鸟类。体长22-26厘米,嘴鲜红色,脚橙红色,尾呈浅叉状。羽色有两种色型,…
  • 黑头鹎:体长17厘米。是一种中等体型的偏黄色鹎。特征为头辉黑、喉黑而眼蓝。上体黄橄榄色;两翼及尾偏黑,…
  • 黑喉红臀鹎是雀形目鹎科鹎属鸟类,别称有黑头公、红臀鹎。…
  • 白眼褐鹎是脊索动物门、鸟纲、雀形目、鹎科的一种动物。
  • 白喉冠鹎:体长20-25厘米。头顶红褐色,有长而细的羽冠、红褐色,头侧灰色。上体橄榄绿黄色,…
  • 白颊鹎是雀形目鹎科鸟类。体长19—21厘米。雌雄相似。成鸟头部深灰色具一显著的羽冠,…
已加载完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