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尾奇鹛(学名:Heterophasia picaoides)是噪眉科、奇鹛属中型鸟类,体长28-33厘米。上体包括两翅和尾鼠灰色,头顶和两翅较深,尾较淡,尾呈凸状、特长、具灰白色端斑,翅具显著的白色翅斑,在黑色的翅上极为醒目。喉胸褐灰色,到腹逐渐变为灰白色。虹膜红色,嘴黑色,脚暗灰色。
长尾奇鹛主要栖息于海拔2400米以下的山地常绿阔叶林、混交林、针叶林和沟谷林中。常成对或成3.5只至10余的小群活动,有时亦见多达20只的大群,多在乔木树冠层枝叶间,尤其喜欢在开花的树上枝叶间活动和觅食,有时也沿树干攀缘觅食,并不时发出响亮的叫声。主要以膜翅目、双翅目、鞘翅目等昆虫为食,也吃花、植物果实和种子。分布于中国、尼泊尔、不丹、盂加拉国、印度(阿萨姆、锡金)、缅甸、老挝、越南、泰国、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。
基本信息
雌雄羽色相似。上体鼠灰色,头顶颜色较深,前额和眼先淡黑色。尾特长。中央尾羽最长,外侧尾羽依次缩短。整个尾呈梯形或凸状,羽色与背大体相同,羽轴褐色,向端部逐渐变黑,所有尾羽均具浅灰色或灰白色端斑,从中央尾羽向外侧尾羽灰白色端斑逐渐扩大。两翅覆羽鼠灰色,飞羽略较背深或为黑色;初级飞羽外翻有一窄的灰色羽缘外侧4枚次级飞羽外翻中部白色。在翅上形成一块显著的白色翅斑。颏、喉、胸灰色沾褐。腹淡灰色,腹中部近白色,尾下覆羽浅灰色。
虹膜红色,嘴黑色,脚暗灰色。
性别
体重
体长
嘴峰
翅
尾
跗蹠
雄性
40-50克
280-325毫米
18-20毫米
113-120毫米
172-194毫米
29-33毫米
雌性
42-50克
260-305毫米
19-21毫米
104-115毫米
145-189毫米
30-33毫米
该种与丽色奇鹛(Heterophasia pulchella)相似,但丽色奇鹛体型明显为小,尾亦较短,中央尾羽为赭褐色具黑色次端斑和暗灰色端斑。翅上无白色翅斑而具赭褐色斑。区别甚明显,野外不难鉴别。
丽色奇鹛
长尾奇鹛
习性:留鸟。主要栖息于海拔2400米以下的山地常绿阔叶林、混交林、针叶林和沟谷林中。常成对或成3.5只至10余的小群活动,有时亦见多达20只的大群(郑作新等1987),多在乔木树冠层枝叶间,尤其喜欢在开花的树上枝叶间活动和觅食,有时也沿树干攀缘觅食,并不时发出响亮的叫声。
食性:主要以膜翅目、双翅目、鞘翅目等昆虫为食,也吃花、植物果实和种子。
叫声:吵嚷,不停地发出尖声的唧啾叫tsip-tsip-tsip-tsip,间杂着颤鸣。
分布于中国、尼泊尔、不丹、盂加拉国、印度(阿萨姆、锡金)、缅甸、老挝、越南、泰国、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。在中国分布于云南西南(盈江、潞西、澜沧和绿春等地)和广西。
长尾奇鹛分布图
繁殖于海拔1000-2400米的山地森林中。巢多置于松树侧枝末端枝权上,隐蔽很好,主要由苔藓构成,内垫有细根。卵的大小为24.5毫米×18.3毫米。
中文名
学名
命名者及年代
分布范围
长尾奇鹛云南亚种
Heterophasia picaoides cana
Riley,1929
分布于中国(云南西南部)、缅甸东部和南部、泰国北部、老挝北部和越南北部。
长尾奇鹛指名亚种
Heterophasia picaoides picaoides
Hodgson,1839
分布于尼泊尔、不丹、孟加拉国、印度(阿萨姆、锡金)和缅甸东北部。
长尾奇鹛马来亚种
Heterophasia picaoides wrayi
Ogilvie-Grant,1910
分布于马来西亚。
长尾奇鹛苏门答腊亚种
Heterophasia picaoides simillima
Salvadori,1879
分布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西部。
保护级别:列入《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》(IUCN 2016年 ver 3.1)——无危(LC)。
蓝翅希鹛,是画眉科、希鹛属的鸟类。蓝翅希鹛为小型鸟类,体长约13-16厘米,两性相似,…
大草鹛中型鸟类,体长31~34厘米。上体灰色具粗著的黑褐色条纹,腰和尾上覆羽纵纹不明显。颊和耳羽灰色,…
矛纹草鹛是噪眉科、草鹛属中型鸟类,体长25-29厘米。头顶和上体暗栗褐色具灰色或棕白色羽缘。…
红头穗鹛是雀形目画眉科伪穗鹛属鸟类。成鸟额至头顶或至枕部为棕红色;额基和眼先淡灰黄色;眼圈隐隐泛黄白色;颊和耳羽灰黄色缀有橄榄褐色;其余上体连同翼和尾的表面为橄榄绿褐色;飞羽和尾羽暗褐色,外缘沾茶黄色;下体颏、喉和胸浅灰黄色,具细黑羽干纹;腹和尾下覆羽橄榄褐绿色;腋羽和翼下覆羽淡灰黄色;虹膜棕红色;上喙角褐色,下喙暗黄色;脚黄褐色。红头穗鹛分布于亚洲东南部地区;在中国分布于秦岭及以南的广大地区,包括长江流域、华南、华中和西南地区。栖息于山地森林中。常单独或成对活动,有时也结小群或与棕颈钩嘴鹛等其他鸟类混群,在林下灌丛间来回跳跃穿梭。主食鞘翅目、鳞翅目、直翅目、膜翅目、双翅目和半翅目等昆虫,偶食少量植物种实。繁殖期在4-7月,营巢于茂密灌草丛或竹丛中。窝卵数4-5枚,卵白色且具棕斑,雏鸟晚成;雌雄亲鸟轮流孵卵,共同育雏。红头穗鹛为食虫益鸟,被列入中国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《国家保护的
黄喉噪鹛体型略小,顶冠蓝灰色,特征为具黑色的眼罩和鲜黄色的喉。上体褐色,尾端黑色而具白色边缘,…
金胸雀鹛是莺科、雀鹛属小型鸟类,体长10-11厘米。头黑色,头顶中央有一道白色中央冠纹,…
栗耳凤鹛,雌雄羽色相似。额、头顶至枕灰色,头顶有一短的不甚明显的羽冠,…
白领凤鹛是画眉科的一类动物。体长15-18厘米。头顶和羽冠土褐色,具白色眼圈,眼先黑色,枕白色,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