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关搜索

热门搜索






长吻丝鲹

体高而侧扁,略呈菱形。吻长大于眼径。眶前骨的高亦大于眼径。鱼小时,体长与体高略相等,第二背鳍、臀鳍与腹鳍的前数根鳍条延长呈丝状,体侧有4~5条黄色弧形横带。鱼大时,体延长,体长为体高的2倍以上,鳍条渐短,不呈丝状。侧线上棱印数弱。暖水性中上层鱼类。体长200毫米左右,大者可达1500毫米。

基本信息

中文学名:

长吻丝鲹

别名:

草扇

界:

动物界

门:

脊椎动物门

纲:

硬骨鱼纲

目:

鲈形目

科:

鲹科

属:

丝鲹属

产地产期

我国主要产于南海。分布于大西洋、印度洋和太平洋。我国产于南海、东海和黄海。


形态特征

背鳍0-Ⅰ,Ⅵ,Ⅰ-18~20;臀鳍Ⅱ,Ⅰ-16~17;胸鳍17;腹鳍I-5;尾鳍17。侧线上有普通鳞约109~122和棱鳞12~14。   体略呈菱形,甚侧扁而高;体长为体高1.0~1.3倍,为头长2.8~3.1倍。头高大于头长,枕骨嵴明显,吻长大于眼径。头长为眼径3~4.6倍。眶前骨高大于眼径,为眼径1.6~2.1倍。脂眼睑不发达。 口裂位低,始于眼下缘下方的水平线上。上颔牙3~4列,下颌2列,小鱼时尖细,鱼大则呈圆锥形。犁骨、腭骨及舌面上均有牙,鳃盖条7。鳃耙9+22~23。有假鳃。

鳞退化。侧线前部弯曲度大,直线部始于第二背鳍9~11鳍条下方,直线部稍长于弯曲部。侧线上有普通鳞约109~122个(位于弯曲部者有8l~82个,位于直线部前部有28~40个),与稜鳞12~14个。稜鳞弱,存在于直线部的后半部或稍后。

第一背鳍有0~l向前平卧棘与6斜倒状短鳍棘,棘间有低膜,鱼小时棘明显,鱼大时棘渐退化。第二背鳍有1鳍棘,18~20鳍条,鱼小时前方数鳍条延长呈细丝状,鱼大时逐渐变短。臀鳍与第二背鳍同形,有l鳍棘,16~鳍条,延长呈细丝状,鳍条数较第二背鳍少,其前方2棘不明显,大鱼时退化。胸鳍镰形。腹鳍在小鱼时1~3鳍条延长呈细丝状,大鱼时正常。尾鳍叉形。

体银色,小鱼时体侧有4~5条晴色弧形横带。多数个体自眼后上缘至头顶或背鳍起点间有一黑色斜带。延长鳍条深黑色。最大者可达1,500毫米,幽门盲囊达260多个。脊椎骨10+14。

查看全部

生活习性

成鱼主要巡游于近海及大洋中,有时会游于浅礁区至水深100公尺处,中、小型鱼则较常聚集于内湾或沿岸沙质海滩。主要以沙泥底或游泳速度慢之甲壳类为主,偶而捕食小鱼。

鲹科

放大图片+

热门百科

看了又看

热门图片

放大图片+

热门百科

查看全部+
  • 火鹤鱼,热带鱼,鱼学名:Cichlasoma citrinellum 别名寿星头、寿星鱼,…
  • 六齿金线鱼,学名Nemipterus hexodon ,金线鱼科金线鱼属的一种鱼类。粤语称为“红三…
  • 原产南美洲的圭亚那、委内瑞拉、巴西的亚马逊流域。一般成鱼体长35cm.性格十分凶猛,有时会自相残杀…
  • 黄高鳍刺尾鱼其体卵圆而侧扁,背鳍及臀鳍硬棘尖锐,前方软条较后方延长,呈伞形;尾鳍截平。尾棘在尾柄前部,…
  • 沙塘鳢,是鲈形目塘鳢科沙塘鳢属鱼类。沙塘鳢体长48-135毫米,粗壮,头大而阔,稍扁平,腹部浑圆,…
  • 金枪鱼是一种大型远洋性重要商品食用鱼。见于世界暖水海域,与鲭、鲐、马鲛等近缘,通常同隶鲭科。科内和…
  • 月鳢是鲈形目鳢科月鳢属鱼类,又称七星鱼、山花鱼、山斑鱼、张公鱼等。头大而宽扁;吻短而圆钝,…
  • 环纹刺盖鱼或称肩环刺盖鱼,别称蓝环神仙或白尾蓝纹神仙,成鱼尾鳍白色,肩部有一个蓝色圆环,体侧则有数…
已加载完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