狐面鱼,学名:Siganus vulpinus (Schlegel and Müller, 1845),又名狐狸鱼,分布于菲律宾、中国台湾、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,属臭肚鱼科。体长15-20cm,椭圆形。头部三角形,嘴尖前突。眼睛靠近头顶。体色金黄,背部中央有一棕色圆斑,头部银白色,两眼间有一条棕色环带,胸部和胸鳍基部棕色,脸面花纹图案酷似狐狸头面而的名。饲养水温27-28摄氏度,海水[url]比重1.022-1.023,海水ph值8.0-8.5,饵料有冰冻鱼虾肉、水蚯蚓、藻类、切碎烫熟的菜叶、海水鱼颗粒饲料等。
基本信息
本种鱼体色为土黄色,头部有两条黑斜线,一条过眼径,结群在长有藻类的平坦礁区觅食,饲养容易,但慎防背棘有毒,喜食植物性饲料。
最好单独饲养,如果想成对饲养或小群饲养,水族箱不能少于750升或更大。可以与温和的鱼混养,也可与凶猛的鱼混养。喂食各种植物性饵料,包括各种海藻,如果饲喂良好,一般不会骚扰珊瑚。对无脊椎动物或贝类没有兴趣。
体长可达16-19厘米。头部三角形,嘴小,向前突出。眼睛位于头部的边缘,从嘴经眼到背鳍前方有1条黑带,黑带后面有1条平行的银白色宽带,鳃盖后部到腹鳍还有1条黑带。至头部以后全身为鲜黄色。背鳍从头部一直延伸到尾柄,臀鳍从腹部延伸到尾柄,两鳍上下对称。因长有长嘴巴的头部犹如狐狸,故又被称为“狐狸鱼”。
暖水性近岸小型鱼类,常成群栖息于岩礁和珊瑚丛中。主要食藻类。胆小,易受惊吓,性情相当温和。各鳍鳍棘有毒腺,被刺后可引起剧痛。
分布于中、西太平洋浅海区。我国见于南海。
竹荚鱼,日语称:あ じ 也称马鲭鱼。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及朝鲜、日本沿海等水域。这种鱼为中上层洄游性…
红宝石鱼是鲈行目慈鲷科伴丽鱼属 鱼类,又名红花鲈、宝石鱼。个体较大,身长12—15厘米。背鳍宽大,…
红宝石鱼是鲈行目慈鲷科伴丽鱼属 鱼类,又名红花鲈、宝石鱼。个体较大,身长12—15厘米。背鳍宽大,…
黑鲷是鲈形目鲷科棘鲷属的一种硬骨鱼,俗称海鲋、青鳞加吉、青郎、乌颊、牛屎鱲、乌翅、黑加吉、黑立、海鲫和铜盆鱼等。体呈长椭圆形,侧扁,头中大,吻钝尖。口小,上、下颌等长;体被中等大的弱栉鳞,体侧通常有5~7条黑色条纹。背鳍棘坚硬,臀鳍第二鳍棘尤甚;体背部为灰黑色,侧线起点处有黑斑点,体侧常有数条不明显的暗褐色横带,腹部银白。黑鲷分布于中国、日本和韩国等地的沿岸、港湾及河口,属内湾性鱼类,在中国,以黄海、渤海数量较多。黑鲷为浅海、底层鱼类,喜栖于沙、泥底或多岩礁的清水中,为广温、广盐性鱼类,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强。黑鲷为杂食性鱼类,在自然海区,以软体动物的蛤类、小鱼虾类为主食,有时也吃海藻,人工养殖可采用低值鱼虾贝类或配合饵料投喂。黑鲷具有很强的繁殖力,雌雄同体,雄性先熟,怀卵量达200万~300万粒以上。黑鲷是名贵海产鱼之一,全体药食兼用。具有健脾利水、补气活血的功效;用于脾虚水肿、小儿脾胃不
红小丑,俗称西红柿,属鲈形目雀鲷科海葵鱼属,是小丑鱼的一种。
褐点石斑鱼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鮨科石斑鱼属的鱼类。分布于红海、印度洋非洲东岸至太平洋波利尼西亚、…
罗汉鱼,是鲈形目慈鲷科慈鲷属的鱼类。其体形侧扁,体长与体高基本相等;头额突出,眼圈朱赤,…
马夫鱼。成鱼体甚侧扁,背缘高而隆起,略呈三角形。背鳍鳍棘11根,第四鳍棘延长呈鞭状,鳍膜亦随之延长…